来一本日历给新年一个仪式感,哪款是你的最爱?
新年,你准备如何迎接?
也许买一本日历,便是开启全新一年的仪式感
许多年前家里流行挂历和台历
上面有风景,还有美丽的画报女郎
如今时过境迁
很多人家里已经没有了日历
或者年历已摇身一变有了新的模样
现代人的日历
不仅要有内容还要有颜值
和前两年相比,今年日历书大战来得更为猛烈,12月更是迎来日历书的爆发期,据不完全统计,日历书有可能达百种以上,远超去年的六七十种!
不同领域都有日历书
这一轮日历书大战中,不少出版社、新媒体、文化机构都参与其中,纷纷在诗词、名著、养生、博物、艺术、建筑、文物、儿童等不同领域抢占先机。
▲《本草时光》日历
此前从未涉足日历书的出版社,比如中国地图出版社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、地质出版社等,根据自身特点分别推出《列国图志·世界日历》《本草纲目养生日历》《宝石日历》等。
人民文学出版社今年也推出自己的第一本日历书《中国诗词日历·2018》,看这设计可真是够讲究的↓↓↓
▲《中国诗词日历·2018》
▲《中国诗词日历·2018》
《中国诗词日历·2018》封面选用橙红色布面,既有节日的气氛,又像古都的红墙,庄重中带些跳脱。几个大字的四周都是细腻的水纹,一道道纤细的笔画还致密地烫上棕色漆片,在橙红色的背景中立刻凸显出来,拿在手里更觉立体感十足。古典文学作品的名家、名选、名注,一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图书的重要板块,这些丰厚的资源,被编者精心采撷,浓缩在这本日历之中。
做诗词日历的还有下边这款↓↓↓
▲《春去夏犹清:唐诗宋词日历 · 二〇一八》
还有年轻人喜欢的星座日历↓↓↓
▲《星座日历》
面对日历书,很多读者心怀欣喜,各大销售平台都能寻得大家的留言:“我可以写一封岁月组合的情书了”;“日新月异,唯一不变的是对时间的珍视”;“喜欢细到毛孔的设计”;“每次撕日历,都有往事如逝水的感觉”。看来,日历真的能给大家带来不少快乐~
有创意才玩得转
经过几年的积累,“创意”正愈发成为日历书品质追求的一个集体选择。单向历今年7月荣获2017年德国红点奖,在业界堪称传奇,其获奖理由为,“这本桌历以经典传统和现代技术的成功结合打动人心,并且以简洁、清晰的设计呈现。”
▲单向历
单向空间联合创始人张帆回忆,2015年春节,为了解决春节七天既要休假还要更新的难题,单向空间公号编辑Alex做了一个叫单向历的栏目,每天从经典文学作品或电影台词等中挑一句金句,以老黄历+现代语言方式在春节期间推出,十分应景。 因为栏目颇受读者欢迎,单向空间于是决定将其作为保留栏目持续发布。后来,鉴于单向历已成为承载书店和读者情感的勾连之物,决定把它做成一本真实的桌历。
▲《中华诗词日历》
即便是传统诗词类,中华书局今年也在创意上着力。这本《中华诗词日历》,请来了文学大家叶嘉莹担任主编。这部日历书采取一天诗词、一天绘画的体例编辑,很多篇目选择非常巧妙,比如在“六一”儿童节这天,可以看到王安石的一首诗《赠外孙》,“南山新长凤凰雏,眉目分明画不如……”苏轼的七言律诗《六月二十日夜渡海》也特意放在了农历六月二十这一天。
▲《故宫日历》
当然了,说起创意日历,就不得不提到《故宫日历》。这是一本由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日历,诞生在民智初开的民国时代,被称作是“最美日历”。
当时帝制终结,那些深藏于皇宫内庭的珍品,引起民众好奇。1925年故宫博物院建立后,文博学者们在对藏品进行整理研究的基础上,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专著和大众普及读物,《故宫日历》便是其中之一。后因抗战爆发戛然而止。2010年,故宫复刻了最后一版《故宫日历》,并开始每年设计出版,成为文艺青年们的新年必买品。
根据故宫官方淘宝店的销售数字,在过去的一个月,2018年的故宫日历销售了18529笔。
超实用日历
如果大家觉得上面这些日历太文艺了,这里广播君还为大家整了一份超实用的2018年放假+各种节日+各种纪念日+养生常识日历,收藏在手机里,随时查看,健康快乐度过新年每一天!
养肾防寒
【养生原则】
✦秋冬养阴、养肾防寒。
【注意锻炼】
✦多散步、慢跑等,同时应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疾病。
【饮食宜忌】
✦合理进补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,多吃羊肉、鸡肉、甲鱼、核桃仁、大枣、龙眼肉、山药、莲子、百合、栗子等。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、温肾阳、健脾化痰、止咳补肺的功效。当然体质偏热、易上火的人士应注意缓补、少食为好。忌一切寒凉之物,如冰激凌、生冷食品。
阳气生发,适当春捂
【养生原则】
✦春夏养阳、适当春捂。
【起居】
✦起居:“立春雨水到,早起晚睡觉”,立春以后气候仍然干燥,补充水分很必要。
【饮食宜忌】
✦宜多食辛温发散的大枣、豆豉、葱、香菜、花生、韭菜、虾仁等。忌辛辣之物。春季阳气初生,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,不宜吃酸收之味。因为酸味入肝,具收敛之性,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,饮食调养要投脏腑所好。
晚睡早起,食甜养肝
【养生原则】
✦春夏养阳、春养肝。
【起居】
✦春天万物复苏,应该晚睡早起,散步缓行,这样可以使精神愉快、身体健康。
【饮食宜忌】
✦多食甜,如大枣、锅巴、山药、韭菜、菠菜、荠菜、鸡肉、鸡肝等。少食酸,如西红柿、柠檬、橘子等。春季适当多吃能温补阳气的食物。唐代药王孙思邈说:“春日宜省酸,增甘,以养脾气。”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,春天应肝,肝气旺可伤脾,所以春季要注意多食甜,少食酸以养脾。
调节阴阳
【养生原则】
✦补肾、调节阴阳。
【养生关键】
✦为保持心情舒畅,选择动作柔和、动中有静的运动为宜,如踏青、做操、打太极拳等。饮食调摄方面,须定时定量,防暴饮暴食。
【饮食宜忌】
✦多食菠菜、荠菜、葱、水果、山药、枸杞、兔肉,少吃辛辣、油腻、大寒之物,如辣椒、肥肉、海鱼、海虾等。
关注心脏
【养生原则】
✦中医理论认为,“立夏”前后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。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,重点关注心脏。
【精神调养】
✦“立夏”之际,从精神上应保持良好的心态,避免暴喜暴怒伤及心阳。
【饮食宜忌】
✦宜多食清热利湿的食物。如赤小豆、薏苡仁、绿豆、冬瓜、丝瓜、水芹、黑木耳、藕、胡萝卜、西红柿、西瓜、山药等。忌食肥甘厚味,辛辣助热之品,如动物脂肪、海腥鱼类、生葱、生蒜、辣椒。
晚睡早起
【养生原则】
✦注意增强体质,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,如中暑、腮腺炎、水痘。
【养生关键】
✦要晚睡早起,以顺应阳气充盛,利于气血运行。
【饮食宜忌】
✦饮食清补为原则。宜吃蔬菜、豆类、水果等,如菠萝、苦瓜、西瓜、荔枝、芒果、绿豆、赤豆等。忌辛辣油腻之品。
劳逸结合,保护阳气
【养生原则】
✦保护阳气。
【养生注意】
✦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,要保证充足睡眠,加强室内通风,尤其在闷热天气中要注意使用物理降温。还要注意饮食卫生,防止肠道传染病。暑天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。体力劳动者、室外工作人员此时应多饮水。
【饮食宜忌】
✦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蔬菜应多食绿叶菜及苦瓜、黄瓜等,水果则以西瓜为好。忌辛辣油腻之品。
神志安宁
【养生原则】
✦防暑降温。
【养生注意】
✦“秋老虎”属温燥,损害人体的津液,容易出现皮肤干燥、眼干、咽干、少津液、小便黄、大便秘结等症状。老年人在此时还易发心脑血管意外。
【精神调养】
✦“立秋”后的精神调养应做到内心宁静,神志安宁,心情舒畅,切忌悲忧伤感,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。
【起居】
✦生活上应开始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。
阴平阳秘,防秋燥
【养生原则】
✦阴阳平衡、阴平阳秘。
【注意锻炼】
✦心情愉快,还可锻炼身体。防秋燥也非常关键。
【饮食宜忌】
✦宜多食西洋参、沙参、百合杏仁、川贝、冬瓜、黄瓜、萝卜、梨等。还可用葱白、生姜、豆蔻、香菜预防治疗感冒。忌食鱼虾、海腥,如带鱼、螃蟹、虾类、韭菜、辣椒等。
控制情绪,养阴精
【养生原则】
✦秋冬养阴。秋季必须保养体内阴气,当气候变冷时,正是人体阳气收敛,阴精潜藏于内之时,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。
【精神调养】
✦注意控制情绪,避免伤感,多做开心喜好之事,保持良好的心态,平安度过秋季。秋对应的脏器是肺,所以此时要防燥邪之气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。
【饮食宜忌】
✦宜适当多食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蜂蜜,鸡、牛肉、鱼、大枣、山药等以增强体质。少吃葱、姜、蒜、辛辣之品。
早睡晚起,保护阳气
【养生原则】
✦养精蓄锐、增强体质。
【精神调养】
✦精神养生在十一月应做到精神安静,保护阳气,不过度消耗阴精,要保持良好的心态。
【起居】
✦生活中做到早卧晚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,注意背部保暖,这样,有利于阳气潜藏,阴精蓄积,穿着也应注意保暖。饮食上遵循“秋冬养阴”的原则。
【饮食宜忌】
✦多吃牛肉、羊肉、乌鸡、豆浆、牛奶、萝卜等。少食寒性之品,如海鲜等。
适度进补,动静结合
【养生原则】
✦“因人、因时、因地”进补。
【养生重点】
✦养宜适度、动静结合。精神上要积极向上,保持乐观。如体质弱、消化功能差的人,要选择“慢补”,适当多吃“当归羊肉汤”等,还要多吃蔬菜,切忌过补、急补。体质好的人则要“平补”,不要过食油腻之品,以防产生内热而诱发疾病。
【饮食宜忌】
✦可多吃羊肉、牛肉、芹菜、白萝卜、土豆、大白菜、菠菜、苹果、桂圆等。忌生冷,如海鲜等大寒之品及冷饮。
2018年即将到来
你桌上的日历换了吗?
天津广播新媒体编辑部出品
欢迎分享转发
转载须注明来源天津广播(ID:audiotj)
广告投放请致电 022-23601290
365养生网倾力打造互联网健康养生平台。
每日持续更新报道养生知识,是最及时权威的养生资讯报道平台。
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,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。